(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2月15日电 题:联合国机构呼吁关注城市粮食安全与营养问题
中新财经记者 刘亮
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共同发布最新报告指出,伴随着亚洲城市地区快速扩张,到2030年,该区域将有近55%的人生活在城市地区,对城市粮食安全与营养造成巨大压力。
这份题为《202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的报告指出,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影响已初现端倪。
亚太区域在政策制定和城市规划上面临全新挑战:一方面低收入地区增加,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不断上升。因此,制定城市粮食议程需考虑基础设施、交通、清洁水源和废弃物管理等各方面内容。
本次报告关注城市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决定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症等不健康膳食的各方面因素。报告研究了多种城市环境和干预活动,总结多方经验,盘点了在各层级积极创新,促进建设可持续城市的机遇。消除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世卫大会2030年粮食安全与营养目标能否完成,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城市粮食安全与营养水平。
此外,过去几年发布的相关报告指出,消除饥饿和各种形式营养不良的工作缺乏进展并陷入倒退,距可持续发展目标渐行渐远。
退步的趋势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就已显现。报告称,到了2022年,虽然新冠病毒的破坏性影响在亚太区域多数地方都已减弱,但是因为世界两大产粮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粮食、饲料、燃料、肥料和资金(5F)短缺危机接踵而来。过去一年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家庭和生计遭到重创,亿万民众陷入饥饿与贫困。
报告数据显示,情况不容乐观,亟需果断采取行动。2021年,亚太区域共有3.96亿人食物不足,10.5亿人处于重度或中度粮食不安全状况。5岁以下儿童中,近75%发育迟缓,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一方面,10%的儿童消瘦;另一方面,膳食质量低下造成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普遍增加。
撰写报告的四家联合国机构对此呼吁,国家代表和主管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应对危机对经济、家庭和个人产生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影响,尤其关注妇女和儿童的需求。各机构不断加大在亚太区域工作力度,通过转型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粮食体系,不让任何人掉队。政府、公民社会、私营部门、供资和发展机构需继续发挥领导力,打造伙伴关系,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变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