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 >

天天速讯:选择你爱的,还是来钱快的?科技国家队这样答题

2023-02-13 09:24: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选专业历来备受年轻人的关注。有人说,选错专业就像掉进“坑”里,不仅毕业时就业难度大、薪资水平低,而且未来很难有发展前景。网友票选出“生化环材”等基础学科,称其为四大“天坑”,不少人唯恐避之不及。如果重返高中填报大学志愿,你会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还是“钱景”好的专业?


(资料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在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哔哩哔哩共同推出的“中国青年说·科学家精神”特别节目中,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在拿到“重返”18岁的“时光车票”后,仍旧坚持基础研究,甚至提出要选择“坑更深”的专业来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坑’越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普通人的眼里,“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但在“坑”中待了数十年的左智伟并不这么认为。作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左智伟在节目现场解释道:“拿我们这个专业来说,现在基本不存在学生难以找到工作的情况,很多学生在没有毕业答辩之前,已经拿到了offer,而且薪资水平都很高。”

左智伟这么说,有他自己的底气。左智伟所在的实验室近期正在研究用催化剂光能来“驯服”自由基的活性,探索烷烃的选择性转化。这些看起来陌生的化学术语,却是将工业生产中原本要排放掉的“废物”实现高效清洁利用与转化的理论基础。在全社会努力推动落实“双碳”目标的当下,“左智伟们”研究的基础理论发挥了大作用。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巫永睿与左智伟的想法不谋而合。巫永睿从201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组建了一支专门进行玉米高蛋白供体材料的寻找、蛋白含量测定、遗传分析以及群体构建的研究团队。在研究生的招选上,巫永睿更加青睐有生物信息学基础的年轻人。在他看来,只有在本科中打牢基础知识,毕业后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节目现场,主持人发给嘉宾们一张“重返”18岁的“时光车票”,巫永睿果断选择了“比原来更基础”的专业来读。这些年的从业经历,不仅让他认识到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还让他“品尝”到另一番风味,“坑越深,未尝不是个好事情,你越深入其中,就会发现隐藏的‘宝贝’越多,能探索到的未知世界越大”。

纵观科学史,几乎所有影响世界的重大核心技术,都起源于基础科学研究“从0到1”的原始创新。19世纪,在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发现电磁方程后,爱迪生等人将它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为后来GPS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不久后,人类的生命健康多了保驾护航的良药……这些也是无数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初心。

从0到1,这群科学家在坚持什么

在追求高效率、快结果的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在“从0到1”的探索过程中,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们需要怎样的耐心。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出了一种临床研究药物的全新作用靶标和作用机制,该药物是一种天然产物衍生物,在体外和体内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让高脂血症的患者迎来“福音”。

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河是这次药物作用机制探索的主要研究员之一。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药物的发现和作用机制研究经过了该所研究人员10年的沉淀。10年里,他们不断在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价中“闯关”,在一次次的实验中验证科学设想。

从“0”开始的路很难,对黄河来说,实验的成功可能来源于一次灵感的迸发,脑海中突然闪现的想法,可能就会对药物作用机制产生新的认识。无数个“泡”在实验室里的夜晚,黄河都期待着探索性实验会产生什么样的新结果。在他看来,这是生命科学的魅力,也是基础研究的吸引力。做基础研究十10余年,黄河从没觉得苦,在未知中进行开拓,把不确定性归结为确定性,在他看来是一件很酷的事。

与黄河不同,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朱美萍坚持做基础研究是为了“争一口气”。十几年前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国际同行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在激光薄膜这个领域落后美国10多年。这让朱美萍心里很不服气,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国际同行对中国科学家刮目相看。

自此,朱美萍扎根在激光薄膜研究领域,在激光损伤与抗激光损伤的“矛”与“盾”中不断较量。终于,在2012年激光薄膜损伤研究领域最权威的国际竞赛中,朱美萍负责研制的薄膜摘下桂冠,这也是中国激光介质膜在该大赛上的首个冠军。2019年,朱美萍负责研制的薄膜以领先第二名65%的优势再次取得第一。中国科学家用实力强势回击国际偏见。这些经历,也让朱美萍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提升科技竞争力必须加强基础研究。

如今,朱美萍和团队研制的高性能激光薄膜元件已经成功运用在我国神光、羲和超强超短激光等大科学装置中,为照亮和探索更多科学未知领域提供支持。

把科学的火把传下去

左智伟至今都收藏着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蒋锡夔先生的一份手稿复印件。这是1977年蒋锡夔在阶梯教室作的学术报告,题目为《基础研究的特点、作用和做法》。

“要真正有突破,有创造,关键在于敢与言的辩证统一。言而不敢者,死读书,缺乏创造性,轻信权威,难以取得大成就的;敢而不言,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可能闹笑话……”左智伟研究遇到困惑时,便反复读手稿中的这句话,他将此奉为人生箴言。手稿读得多了,左智伟更加理解了蒋锡夔先生为什么敢公开质疑国际权威专家,为什么总是鼓励学生和他“抬杠”。

“科学不能墨守成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左智伟说。蒋先生的故事让左智伟在开展科学研究时,更多了几分严谨和果敢。

在黄河的办公室里,有一个有趣的小玩意儿。这是上海药物所建所90周年的文创产品,灯罩上所绘制的12种中草药活性成分,是几代科研工作者的心血。1982年,这项名为“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十二种新有效成分的发现”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拉开这盏小灯,黄河透过柔和的光,总会想起偶像嵇汝运先生的故事:嵇先生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毅然回国创制新药,在药物研究的战场上奋战50余载,在研究抗血吸虫病新药时,先生夜以继日,反复实验研究,终于在不起眼的南瓜子中提取一种氨基酸,可以抑制对血吸虫的生长。最终成功制备了抗血吸虫病新药——巯锑钠。

“没有一项科学研究是可以轻而易举成功的,老先生们的故事对我们新一代科研工作者有很大的鼓舞。”黄河说。

走进上海光机所的办公区,你有很大概率会碰到一位80多岁、头发花白的老人,戴着老花镜在给年轻人们讲课。这群年轻人中就有朱美萍。即使已经成长为骨干力量,但在范正修先生面前,朱美萍还像10多年前的小女孩一样,遇到拿不准的事情,就要和老师念叨两句。

如果说,科学研究是薪火相继的事业,老一辈科学家把名为“基础研究”的火把传到当代科学家的手中,如今,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把火更好地传递下去。

从学生变成老师后,朱美萍在认真教导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为他们争取更加宽松的学术环境,“做基础研究,不能心急,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我们要为未来的科学家营造一个环境,为他们减负,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干。”

巫永睿在招生时,除了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外,还要问学生3个问题——花粉过不过敏?下地干活行不行?成为卓越研究型人才的决心有没有?在巫永睿看来,没有不苦的科研,奇迹的另一个名字叫努力。他希望,自己所带领的学生,从入学前就做好终身努力做“卓越创新人才”的准备。

不久前,中科院发布“基础研究十条”,再次为加强基础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政策、新措施。巫永睿说,与前人相比,自己赶上了好时候,有了政策支持,青年科学家的干劲儿更大了。2023年春节前,巫永睿带着团队成员赶到海南南繁继续研究“超级玉米”,他们对于科研的热情,就像海南炙热的阳光。这群勇闯“无人区”的青年科学家们相信,只要心怀热忱,他们终将在未知的“黑海”中点亮一束科学之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温维娜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院 在他看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