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港交所没多久,“中国第五大奶牛牧场运营商”澳亚集团没能走出破发“魔咒”。发售价每股6.4港元,截至1月12日上午,已跌破6港元。
业内分析认为,资本市场对澳亚集团的态度,实则是对现今奶业大环境的反应。在消费需求不旺、奶价持续低迷、养殖成本上涨、企业纯利及毛利率出现下降的背景下,澳亚集团此时上市或许不是最佳时机。
股价持续破发超一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3月29日,港交所首次披露澳亚集团招股书。9个月后,这一国内“最大的独立原料奶生产商”登陆港交所。
招股书显示,澳亚集团2004年通过与蒙牛成立合资企业开始中国业务。2008年退出与蒙牛合资企业后,考虑到地貌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澳亚集团2009年开始在山东运营第一个自有牧场,并自2018年起发展肉牛业务。
截至2022年6月30日,澳亚集团在山东、内蒙古拥有10个奶牛牧场,奶牛存栏量111424头;同时拥有2个大规模肉牛饲养场,饲养肉牛28152头。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澳亚集团是中国前五大奶牛牧场运营商之一,2021年分别按原料奶销量、销售额、产量计,其在国内所有牧场中分别排名第三、第四、第五;截至2021年底,澳亚集团在中国肉牛饲养企业中位列第11位,市场份额为0.03%。
得益于近年来中国牛奶消费量的增加、新兴乳制品品牌对优质原料奶的需求,2019年—2021年,澳亚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52亿美元、4.05亿美元、5.2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9%;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6756.7万美元、9584万美元、1.05亿美元,持续经营业务纯利年复合增长率为18.4%。
分业务而言,2019年—2021年,澳亚集团原料奶收入分别为3.16亿美元、3.5亿美元、4.38亿美元,均占集团收入的80%以上;肉牛业务收入分别约为2223.6万美元、4300.3万美元、5050万美元,2021年收入比重接近10%。
尽管业绩表现优秀,但澳亚集团上市初期未能摆脱破发。澳亚集团发售价定为6.4港元/股,2022年12月30日上市首日,其开盘价为6.1港元/股,盘中最大跌幅超过15%,收盘时跌幅为0.47%。直到2023年1月12日上午,澳亚集团仍在延续破发态势。
上市遭遇奶价低迷
奶业上游杂志《荷斯坦》杂志主编豆明认为,澳亚集团牧场管理做得很好,但养殖回报率低、周期长,加之近两年奶业形势不好,导致澳亚集团一些运营指标和股价出现阶段性问题。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奶业主产省份生鲜乳均价为4.2元/公斤,同比下降1.4%。同期,各奶企原料奶均价也出现波动,加之饲料成本上涨,降本增效成为奶业主基调。即便进入2023年1月销售旺季,奶价上涨也未如期到来,反而呈现出旺季不旺的尴尬局面。
新京报记者近日从河北奶协、山东奶协及奶农方面获悉,目前部分地区奶价在3.9元/公斤左右,而公斤奶成本已达到4.2元左右,养殖亏损的同时,还面临下游和终端需求下降、原料奶销售不畅等难题。自2022年12月开始,乳企相继出现喷粉现象,尽管“倒奶”情况并不普遍,但为降低成本,不少中小牧场选择把奶牛当作肉牛卖,活牛若用于养殖基本无人接手。
河北奶协、山东奶协近期均在公开文章中提到眼下奶业出现的困境,如原料奶供应增加、乳品消费减少、养殖成本上涨、奶价持续下行,乳企库存激增、产量下调、生鲜乳使用量骤减等。河北奶协文章称,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日前每天喷粉储存的富余生鲜乳在4000吨以上,每天占用企业资金达1600万元以上。山东乳企也反映每吨生鲜乳成本3.8万元,而售价只有2.7万元左右。
反映在澳亚集团财务数据中,2019年—2021年,受益于母牛数量增加、平均产奶量增加及收购恒天然2座醇源奶牛场,澳亚集团报告期内原料奶销量增长,原料奶平均售价增长也受到市场供需态势推动。澳亚集团此次上市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将募资用于牧场群扩建,其中包括建设醇源3号和4号牧场,并与下游乳企及地方政府在内蒙古建设新的牧场设施,以进一步覆盖潜在新客户。
不过受新购醇源牧场利用率低、饲养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澳亚集团毛利率从2020年的36.7%降至2021年的35.1%;2022年上半年叠加奶价下降影响,其原料奶毛利率继续下降至27.2%。
与此同时,澳亚集团肉牛业务也经历了售价下降。2019年—2021年,受牛肉供应短缺加剧推动,澳亚集团肉牛平均售价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其肉牛平均售价下降10.3%。报告期内每吨已售肉牛平均饲养成本增加45%,导致肉牛毛利率下降。
从整体业绩表现来看,澳亚集团2022年上半年毛利、毛利率、纯利及纯利率均较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由于饲料、原料采购价格上涨等导致饲养成本增加33.7%;所购醇源牧场因增产期间利用率相对较低,毛利率低于其他牧场。
新兴品牌客户能否支撑业绩增长?
尽管难逃大环境影响,但乳业专家宋亮认为,澳亚集团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奶业大环境不好,自2022年7月后,白奶继酸奶后也开启了销售下滑,下游乳企普遍在喷粉,2023年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所以我认为澳亚集团此时上市可能不是最佳时机。”
澳亚集团曾在招股书中强调,自己是国内十大牧场运营商中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独立奶牛牧场运营商”。所谓“独立奶牛运营商”,是指不依赖其主要股东为主要客户的公司。澳亚集团认为,其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能够更好地受益于中国乳制品市场增长及消费升级。
不过在此次上市前,澳亚集团还是引进了一批下游乳企作为战略股东,其中包括明治乳业、简爱母公司朴诚乳业、元气森林旗下酸奶品牌“北海牧场”及新希望乳业等。招股书显示,上市前控股股东、新加坡上市主体佳发集团牧场持有澳亚集团62.5%的股权,明治中国持股25%,新希望乳业GGG公司、元气森林方面、朴诚乳业持股比例分别为5%、5%、2.5%。
对于上市前引入下游乳企作为战略股东,澳亚集团曾解释称,这表明投资者对集团发展有信心,能够使澳亚与中国优质下游参与者合作,将集团发展为中国最大的独立原料奶生产商。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新兴乳品品牌在澳亚营收中占据重要位置。招股书显示,澳亚集团主要客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蒙牛、光明、明治、君乐宝、新希望乳业、佳宝、卡士等全国及区域领先的乳制品制造商,合计占澳亚集团2021年原料奶业务总收入的83%;另一部分客户来自简爱、北海牧场等新兴乳制品品牌,2021年为其贡献15%的原料奶收入。2022年上半年,领先乳品制造商和新兴乳制品品牌对澳亚集团的营收贡献分别为81%、16%。
澳亚集团在招股书中称,2022年疫情未对公司原料奶业务造成影响,前三季度原料奶收入有所增加,但其“终端客户对乳制品的需求仍然强劲”的表述是否适用于2022年四季度及2023年初现状需打上问号。
宋亮分析称,澳亚集团不像现代牧业、优然牧业那样有龙头乳企“背书”,因此抗市场风险难度相对更大。现阶段其现有股东即主要客户业绩都在承压,即便新希望乳业业绩表现尚可,也不足以支撑澳亚集团业绩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2023年1月9日,新京报记者联系澳亚集团进行采访,截至发稿尚未回复。